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能源資訊 » 正文

內地棉企淡出市場 棉農植棉意向降低

發(fā)布日期:2021-03-24   瀏覽次數:0
核心提示:內地棉企淡出市場 棉農植棉意向降低http://china.chemnet.com/ 2021-03-23 09:50:48 中國棉花網  近日,筆者借江蘇鹽城、徐州
 內地棉企淡出市場 棉農植棉意向降低

http://china.chemnet.com/ 2021-03-23 09:50:48 中國棉花網


  近日,筆者借江蘇鹽城、徐州、山東日照調研之機,對當地棉企及棉農進行了走訪調研。

  據調查,江蘇鹽城等地2020年因受災程度較輕,棉花平均畝產仍達350-400斤,產量屬正常偏低年景。籽棉收購價每斤高出往年0.50元左右,植棉農戶減產不減收。按每斤籽棉3.50元的單價計算,植棉畝收益1300-1400元(不含勞動力生產成本)。即便這樣一個收入,在特種經濟作物生產發(fā)達的沿海地區(qū)依然沒有比較優(yōu)勢,當地大面積原植棉田塊還是被水稻、玉米取代了。當前,蘇魯皖地區(qū)玉米報價已達每噸3000元,水稻有國家托底,收購報價也在每噸3000元左右,且優(yōu)質食味稻米品種十分搶手?;谶@樣的現(xiàn)象,內陸傳統(tǒng)棉區(qū)生產意向有所下滑,大批復墾土地經高標準水利基礎設施配套后極少再種植棉花。

  調查結果還顯示,江蘇及山東東南傳統(tǒng)棉區(qū),在棉花產銷發(fā)達時擁有多家400型和200型棉花加工企業(yè),但近十年來受棉市深化改革影響,植棉面積銳減,截至2020年末,靠棉生財的收購、軋花、經營企業(yè)已紛紛改制、變賣、轉產,目前所剩無幾。近年來,零星、分散生產的棉花主要通過農產品經紀人走村串戶收購后集中交售給本地僅存的小軋型軋花企業(yè),或者將集中成批的籽棉販運給外省棉花經營業(yè)主。(化工網)

 
 
 
?